分享到:

唐山市2020年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11 08:52     来源:唐山市应急管理局
【字体: 】     打印

2020年,是安全生产工作提质增效的发力之年,更是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唐山市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以“坚持一个统领,服务两个基本,按住四个龙头,采取六项措施,实现七大目标,开展八方面工作”为基本思路,紧紧围绕“3596”工作任务,创新平台载体,强化部门协作,融合线上线下,丰富活动形式,大力开展“科普大宣传”活动,建立全媒体、立体化、多角度、全覆盖的宣传教育大格局,为全面实现“争第一,创唯一”工作目标,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和应急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

坚持一个统领:坚持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加强新时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统领。

服务两个基本:服务安全生产基本盘和应急管理基本任务。

按住四个龙头:一是阵地(一网两微四专:应急管理门户网站微信和微博,媒体开设的专题、专栏、专版和舆情专业监测系统);二是队伍(宣传教育骨干、记者通讯员、安全生产志愿者、安全文化专家、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文艺宣传演出、舆情监督信息员等八支队伍);三是活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系列品牌宣教活动);四是宣传(安全生产凤凰行、应急管理唐山行、追问调查督导采访等三项宣传采访行动)。

采取六项措施:建设能宣传、快发布、多渠道的“大平台”;开展具有应急安全管理特色的“大宣传”;营造应急安全全民参与的“大环境”;开设传播应急安全科普知识的“大课堂”;搭建展现唐山宣传教育亮点的“大舞台”;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通、内外同频的宣教“大格局”。

实现七大目标:全民应急意识全面增强;公众安全素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宣教责任全面落实;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全面覆盖;舆情监测与应对措施全面加强;依法治理与专项整治宣传活动全面跟进。

开展八方面工作:

(一)突出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主题宣传。组织开展主题论坛、座谈研讨等活动,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借助主流媒体、重点宣教活动等多种渠道,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及省市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利用培训会、宣讲会等形式,深入学习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宣传阐释和报道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落实党委政府政治责任等方面推进工作,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各级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市、县、乡、企业宣传部门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媒体]

(二)强化应急管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联系国家级媒体、协调省级媒体、组织市级媒体、指导县区级媒体、开发社会媒体,建设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新闻宣传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网络新媒体快捷性、社会媒体受众面宽的优势,深入全面系统的宣传报道全市应急管理“3596”工作进展和重大成效;开设媒体专版专栏专题专刊,用好省《应急行动》《安全之声》栏目,抓好门户网站建设,指导协会办好《唐山安全生产》内刊,管好用好微信微博,建立系统内、部门间互粉的微博、微信矩阵,把宣传阵地做大做强做精,保持全省新闻宣传第一的优势;开展“安全生产凤凰行”“应急管理唐山行”和“追问调查,督导采访”活动,组织媒体记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专项整治攻坚、疫情防控等专题采访报道,挖掘典型、宣传先进、曝光落后,形成有力震慑。开展“应急管理年度人物”“安全卫士”“应急先锋”“安全文明之星”“安全文明家庭”推荐命名活动,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市、县、乡、企业宣传部门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媒体]

(三)提高新闻发布和舆情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4+2+1+N”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加强事前发布题目制定、事中媒体沟通、事后效果评估工作,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年度新闻发布市局4次,县局2次。把舆情监测系统纳入信息化平台建设,抓好舆情危机前期预防工作,对不利不良舆情信息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联合市网信办,建立舆情研判和会商机制,制定舆情处置方案,落实舆情监控责任。建立以《河北安全生产》杂志社唐山工作站、驻唐各级各类媒体记者为骨干的网评员队伍,遇有重大舆情,及时采取发表评论、灌水、跟帖等方式引导舆情。强化舆情应对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八支队伍”专业素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确保重大舆情不失声、不缺位。[各级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市、县、乡、企业宣传部门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媒体]

(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年”活动。动员各级各类广播电视、网站报刊、微信微博、移动数字传媒、户外广告大屏、沿街店面广告系统、机场车站影院酒店广告系统、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车广告系统、农村广播站积极参与公益宣传,建立市、县、乡、村、企业一体化公益宣传网络,把公益宣传由主城区向县(市)区推进,由城市向乡村推进,实现区域全覆盖。下大力征集制作一批涉及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职能要求、安全常识等内容的音视频公益广告、微视频、宣传画,免费向媒介载体投放,每天播出频次不少于30-60次。开展12350宣传和应急安全标语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引导各级政府和企业 在城镇、乡村、企业等重要位置和场所刷制永久性标语、设置宣传牌和宣传橱窗、绘制宣传画。12350宣传牌按照1000人以上村3-5块,1000人以下村2-3块的要求进行悬挂。建立健全安全提示工作机制,逐级建立安全提示工作群,全媒体发布四季、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重要时节、森林防火期、洪灾汛期等重要时段及大风降温、雨雪雾、冰冻等极端天气安全提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各级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市属以上企业,各级各类媒体]

(五)提高安全生产志愿服务质量。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名称,坚持四项志愿服务制度,把六类人员纳入招募范围,大县(市)区500人、开发区管理区200人、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市属以上企业累计达到本单位实有人数的20%。分别在春运期间、安全生产月、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学季、年终岁尾等重要时段、重大假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安全带回家 祥和过大年之爱心相伴 安全同行”、“安全进万家 幸福你我他”、“青春扬帆 安全护航”、“让农民工兄弟安全工作 平安回家”、“传承雷锋精神 传播应急文化”、“开工(学)第一课”、“12350—安全伴你行”等七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各单位自主开展具有地方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市直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唐山市安全生产志愿者管理办法》及优抚政策,开展第四届安全生产志愿服务表彰活动,制作下发500套志愿者服装,激发安全生产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安全生产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市安委办及相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市属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志愿服务管理部门]

(六)巩固安全文化建设成果。推进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年内,市培植国家级示范单位1个、省级3-5个;县区培植市级示范单位1-2个;市直部门和市属以上企业各培植市级示范单位1个。推进安全文化阵地建设,每个县区要建成一条“安全文化示范街”,每个乡镇(街道)要建成一条“安全文化示范路”、每个村(社区)要建成一个“安全文化示范广场”,每个企事业单位要有安全文化墙(长廊)或安全生产宣传栏;推进安全文化主题社区(公园)和安全体验场馆建设,每个县区要联合相关部门,建成1-3个安全文化主题社区和1个主题公园,至少指导1家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建成一个安全体验场或体验馆,及时向社会免费开放;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研讨,指导省级以上示范单位各拍摄1部经验介绍专题片,全市下发推广学习;扩大安全文化专家吸纳途径和范围,开展“安全文化专家、书画名家进厂企”活动,丰富文化建设内容,提升专家队伍水平,提高示范单位建设质量。[各级政府、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市属以上企业]

(七)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特色品牌宣教。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月(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6.16安全咨询日”“消防宣传月”“11.9消防日”、“宪法宣传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应急科技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活动有机衔接,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订刊学刊用刊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安全生产》《中国应急管理》《河北安全生产》《中国应急管理报》“三刊一报”教科书、工具书作用,讲好安全故事,解决应急与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宣教“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优秀宣传作品征集活动,充分运用安全体验、影音宣传、视频直播、电子书推送等新形式,增强宣教活动吸引力和实际效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继续组织全市第四届青年安全生产管理岗位技能竞赛、“从小知安全--我与爸妈共答题”“半边天管安全”“千场电影惠民放映”“安全健康大讲堂”“十万公交大宣传”“96365电梯应急处置电话推广”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与国家、省同步开展《一路向前》等全民应急与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不断强化广大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动员各级各类社会团体、协会、商会、俱乐部积极参与应急管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开展具有单位特色亮点的大宣传。[各级政府、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市属以上企业,相关社会(民间)团体组织]

(八)建立完善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机制。结合阶段和日常任务细化分解2020年宣教重点工作,建立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对县(市)区、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市属以上企业工作督导,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单位进行重点约谈和调度指导。发挥市安委办的组织作用和应急管理部门主导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媒体协调联动,推进部门联席会议、联合督导检查、联合宣传推进等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用活“追问调查,督导采访”。进一步建好用好市、县、乡、村、企业“应急宣传和安全提示”微信群,实现宣教工作快速部署、信息快速传递、任务快速落实。修订完善新闻宣传考核实施细则,发挥考核导向作用,采取日常考核、限时提供资料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宣教专项考核工作,推动各项宣教工作落实。大力加强“八支队伍”建设,开展“四个一流”创建活动,强化宣教业务素质培训,坚持每月一次培训,每次培训一类人员,提升宣教工作的业务能力。[市县级安委办及成员单位,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市属以上企业]

 

附件:唐山市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考核细则

 


 

附件

唐山市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考核细则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考核措施

得分

优秀否决项

 

 

  1. 年度未完成学刊用刊订刊工作的;
  2. 未开展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
  3. 未开展安全生产志愿服务活动的。

其中一项未完成取消评优资格

 

机构和队伍建设

(7分)

机构设置

2分

县市区应专门设立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新闻宣传科室,编制配备不少于2人;开发区、管理区至少有1人专(兼)职负责。未按设置专门科室扣1分,人员配备不足的扣1分。

查看机关编制及机关业务分工

 

队伍建设

2分

应建立应急管理系统宣传教育骨干、记者通讯员、安全生产志愿者、安全文化专家、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文艺宣传演出、舆情监督信息员等八支队伍,并开展经常性工作。少建一支队伍扣1分;未开展相应工作的扣1分,累计不超过1分。

提供花名册

开展活动预案、记录和影像资料

 

人员培训

3分

应制定本单位宣教人员的培训计划,逐级组织培训活动。各县(市)区宣教人员每年培训覆盖率要达到100%。未制定本级宣教人员培训计划的扣1分;年度培训活动覆盖率未达到100%的扣0.5分;分管领导及人员未按要求参加市级培训活动的扣0.5分。

提供培训计划、通知、方案、签到表和影像资料.市培训记录由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传处提供。

 

发挥媒体

作用

(18分)

开设专栏

5分

应在当地辖区不同媒体开设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专栏,不少于2类媒体(可与市局或企业合作共同开设专栏)。每少一种媒体专栏扣1分。

提供专栏开设合同协议及专栏截图照片

 

稿件刊发

7分

各县(市)区全年在市级及以上媒体(新媒体为省级以上,不含系统内政务网站)刊发应急管理稿件应不少于100篇(省级以上媒体不少于40篇);开发区、管理区50篇(省级以上新媒体不少于20篇)。同一稿件在不同媒体刊发的,分别计分,按1篇计数。每差一篇扣0.5分,累计不超过5分。

提供稿件刊发名单、抽查发稿情况

 

公开曝光

2分

应在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曝光“黑名单”、失信、存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以及严重问题隐患企业信息。未开展曝光活动的扣2分。

提供曝光证明材料或照片

 

应急管理新媒体

4分

应开通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每月各推送信息不少于20条。未开设通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各扣1分;微信、微博每月推送信息少1条扣0.1分,累计不超过1分。

查看县(市)区局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

 

宣教资料

创作

(4分)

宣教资料

4分

各县(市)区要积极发动所属人员、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防灾减灾题材宣传资料创作活动(如公益广告片、常识手册、宣传画、挂图等),在本辖区内推广使用的不少于三个行业六种,少一种扣0.5分。

提供实物及推广使用照片

 

 

 

 

 

 

 

 

 

 

 

 

 

 

 

重点工作(47分)

 

 

 

 

 

 

 

 

 

 

 

 

 

 

 

 

 

 

 

 

 

 

 

 

 

重点工作(47分)

 

应急管理新形象宣传

3分

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新形象典型宣传活动;张贴悬挂“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逐级开展“应急管理年度人物”“安全卫士”“应急先锋”评选活动。未悬挂训词的扣1分;未开展新形象典型宣传活动的扣1分;未开展评选活动扣1分。

提供宣传活动证明材料(媒体报道),提供张贴、悬挂照片,提供通报。

 

新闻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建设

3

县(市)区每年召开新闻发布会不少2次;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对辖区出现的网络舆情及时应对处置。少开一次发布会扣0.5分,未建立舆情应对方案扣0.5分,年内出现影响较大的安全生产或应急管理方面负面舆情扣1分

查看发布会相关资材、舆情应对方案,搜索相关舆情报告

 

 

公益宣传

6分

建立市、县、乡、村、企业公益宣传网络,利用多种载体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防灾减灾救灾和12350举报宣传,农村、城区全覆盖。载体形式不少于3种,每少一种的扣1分;未在主流媒体进行播放播出的扣1分;主城区沿街商铺未参加公益宣传的扣1分。

实地抽查核对,查阅影像资料、宣传截图等

 

志愿者

工作

6分

志愿者队伍应组织健全,服装管理规范,落实招募要求和数量,按时开展“安全带回家 祥和过大年”“安全进万家 幸福你我他”“青年扬帆 安全护航”“12350-安全伴你行”“让农民工兄弟安全工作 平安回家”、“传承雷锋精神 传播应急文化”、“开工(学)第一课”等七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每少开展一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扣1分;未建立县、乡(街道)、村(社区)、企业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机制扣1分;服装与市发放数量不符扣1分;未完成年度招募任务的扣1分。

管理部门提供志愿者骨干名册(企业提供志愿者名册)、影音资料、活动图片、活动记录以及相关工作体系机制建设资料。

 

安全提示

2分

应全媒体发布四季、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重要时节、森林防火期、洪灾汛期等重要时段及大风降温、雨雪雾、冰冻等极端天气安全提示。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提示的每少一次扣0.1分,累计不超过1分。

提供证明材料或照片

 

安全文化建设

6分

每个县(市)区培植市级示范单位1-2个,创建1条安全文化主题街道,建成1-3个安全文化主题社区和1个主题公园;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一条“安全文化示范路”、每个村(社区)要建成一个“安全文化示范广场”;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交流活动。未创建本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扣1分,未创建安全文化主题街道、主题公园、体验场馆的分别扣1分;未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扣1分。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市属以上企业按要点规定完成目标任务。

实地检查并提供创建情况证明材料和影像资料

 

安全宣教七进活动

4分

按时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月(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6.16安全咨询日”“消防宣传月”“11.9消防日”、“宪法宣传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应急科技周等法定活动,融合推进“七进”活动开展,有方案、有活动。未制定“七进”活动方案的扣1分;未组织开展法定活动的每项扣0.1分;七进活动每少一项扣0.1分。

提供活动方案和影像资料

 

特色品牌活动开展

6分

积极推进订刊学刊用刊活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优秀宣传作品征集、第四届青年安全生产管理岗位技能竞赛、“从小知安全--我与爸妈共答题”“半边天管安全”“千场电影惠民放映”“安全健康大讲堂”“十万公交大宣传”“96365电梯应急处置电话推广”、安康杯知识竞赛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安全文明家庭”“安全文明之星”评选活动。每项活动未开展扣1分,累计不超4分。

提供活动通知、方案和相关影像资料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宣传活动

3分

各县(市)区和企业要开展系列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宣传活动。未组织召开动员部署大会、签订责任书和宣誓活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演讲或征文活动、岗位安全技能大赛、亲情助安活动、培树先进班组和个人的,每少一项扣0.2分,累计不超过2分。

提供相关活动方案、计划、活动开展等有关文字和影像资料。

 

应急知识竞赛

5分

各县(市)区应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开展的应急和安全知识竞赛,参加人数应达到指导人数。未达到指导人数的按比例扣除相应分数。未指定具体人数的,以积分与人口数量之比最高的县为基准,按比例计算得分。

根据市安委办统计情况

 

标语口号宣传

3分

城市主要街巷、广场、健身场、社区等场所应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悬挂12350举报宣传牌,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或宣传栏,每类场所至少采用1种形式;村镇主要出入路口、主要街道、广场、健身场、集市等场所醒目位置刷制应急安全固定标语和悬挂12350举报宣传牌,1000人以下的村不少于3条,1000人以上的村镇不少于5条;企业厂区、车间、会议室、学习室、餐厅等场所刷制应急安全固定标语、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安全生产宣传橱窗、悬挂安全生产条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少于3条(块、幅)/1000平方米,规模以下企业数量不少于1条(块、幅)/10人。未按要求开展标语口号宣传的视情况扣0.5分,未按要求悬挂12350宣传牌的扣0.5分。

限时提供实地照片;随机抽查2-5个农村、企业12350有奖举报宣传牌悬挂及标语口号刷制情况

 

日常工作

(24分)

统计上报工作

24分

各县(市)区应按照市工作要求,及时统计上报各类资料、新闻稿件、信息、数据。未及时统计上报的每一次扣1分,每季度6分。

根据市安委办平时统计情况

 

加分项

不限分值

1.年内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国家级每个加2分、省级每个加1分、市级每个加0.5分。年内每创建一个安全文化主题社区加0.5分,每创建一个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加0.5分,每创建一个安全体验馆加0.5分。

2.全国性竞赛:全国排名1-3名加3分,4-6名加2分,7-10名加1分(省市不重复加分);全省性竞赛:全省排名1-3名加2分,4-6名加1分,7-10名加0.5分(市不重复加分);全市性竞赛:排名第一加2分,第二加1分,第三加0.5分;被各级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的视为同级赛事第三名加分。

3.新闻宣传工作受到市以上部门或专业媒体机构表彰的加2分;本级及所属企业在市级(含)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或经验介绍的加1分;本级及所属企业稿件信息被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含行业媒体,不含网站等新媒体)采用且稿件信息字数不少于200字,每篇均予以加分(国家级加3分,省级加2分,市级加1分);被中央1台新闻联播采用的加4分,被其他中央节目采用的加3分,被河北新闻联播采用的加3分,被其他节目采用的加2分;被唐山电视台采用的加2分,同一稿件信息被不同媒体采用的,以最高得分计算分值。

4.开通本级微信公众号和政务微博各加1分;关注市局微信公众号达到常住人口2‰的加0.5分。

5.承办完成市级以上部门赋予的大项宣教活动、会议、试点等任务均予以加分,其中家国级加3分,省级加2分,市级加1分。

6.在市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类表彰评选活动中,单位和个人均予以加分。单位:国家级加1分,省级加0.5分,市级加0.2分;个人:国家级加1分,省级加0.5分,市级加0.1分。

7.所有加分项目佐证材料由申请加分单位提供,由市安委办核定加分,加分分值不设上限。

提供加分申请及加分明细,相关佐证材料,市局根据实际数据情况给予加分

 

说  明

1.加分项只在年底考核时适用,且适用加分项时,当最高分数超过100分时,以最高分数为基准换算成100分,其他分值以此基准进行换算。年底总得分=平时考核得分+年底考核得分。

2.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市属以上企业考核参照此细则执行。

3.各项扣分项扣完为止,不设负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