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近期强降雨,确保汛期尾矿库安全,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在汛前已做准备工作基础上,迅速组织开展尾矿库防汛度汛再排查再整治,有效保障了全市尾矿库强降雨过程期间的安全。
一是建章立制,层层压实尾矿库安全生产责任。作为全市尾矿库安全监管的职责部门,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将尾矿库作为全市防汛度汛、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时时刻刻盯紧看牢。建立了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每年的主汛期和强降雨来临之际及时通报发布预警信息,督促相关县(市)、部门、企业做好应对突发险情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建立了尾矿库包联包保责任制,明确三等以上尾矿库由属地县级干部包库,四等及以下尾矿库由乡科级干部包库,要求包库领导必须定期督导检查,遇强降雨第一时间上库巡查,督促企业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市应急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生态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唐山市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实施方案》,从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安全防范体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压实了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为全市尾矿库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是深化整治,全力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隐患。将尾矿库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工作纳入全年安全发展和安全生产考核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定期调度,按期要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市县两级应急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尾矿库春季解冻期专项检查、汛前专项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通过聘请专家和中介机构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家会诊”等方式,对全市134座(年初的数量)生产运行、停产及闭库尾矿库开展了全覆盖、无死角的排查整治,累计整改各类问题隐患301项;督促18座正常生产运行尾矿库全部完成了排洪系统质量检测和安全性评价。迁西、迁安两个尾矿库大县(市)通过闭库、复耕、清运等方式,推动51座尾矿库纳入闭库销号治理范围,经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以县(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尾矿库闭库销号公告。
三是夯实基础,着力提升尾矿库安全生产水平。推动11座生产运行和2座三等闭库尾矿库率先建成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24小时动态监测、实时监控。引导全市113家铁选矿企业进行干排工艺改造,最大限度减少湿式排放尾矿量,从源头降低了尾矿库安全风险。推动18座生产运行库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和“双控”机制建设,5座尾矿库建成了高效、便捷、实时管控的“双控”信息化平台。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尾矿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确保了生产运行尾矿库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四是严防死守,全力确保尾矿库汛期生产安全。汛期到来前,市应急局印发了《唐山市2021年度非煤矿山防汛度汛工作方案》,对全市尾矿库防汛度汛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督促有关县(市)逐库明确县乡两级政府包保责任人,并根据换届情况及时调整,压实了每一座尾矿库的属地监管责任。在6月26日和29日两次强降雨过程中,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分管负责同志带领相关处室分成四个督导检查组,迅速赶赴尾矿库重点县(市),对全市18座四等以上尾矿库落实“四个一律”、“五个到位”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暗查暗访、夜间巡查,对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有关乡镇和企业立查立改,确保安全。迁安、迁西等县(市)政府主要、分管负责同志迅速组织召开紧急调度会议,组织相关部门分赴重点乡镇和尾矿库企业查看雨情汛情、防汛备汛和应急值守情况,督促有关乡镇、企业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全市尾矿库经受住了近几年来入汛最强降雨的考验,未出现一处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