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夯实防汛抗旱基础。2022年,结合我区实际,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和分包汛段任务,建立健全了统一指挥、密切协作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6月30日组织开展了全区防汛抢险应急演练。首次将防汛备汛纳入区委组织部“3+X”竞优夺标考核细则,强化工作督查考核,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组织相关单位召开防汛形势研判会商会议,分析研判汛期整体形势,对全区防汛河道堤防、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出的234处河堤堤防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强化物资装备保障,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物资储备制度,储备防护用品、通信设备、救援装备、抢险排涝等应急物资40个品种,能充分满足防汛应急需求。二是抓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先后建成好人公园、人民公园等19处地上、地下应急避难场所。稳步推进地震综合台站和宏观观测点监测工作,做好监测数据分析研判,持续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先后创建了2处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组织指导各有关部门开展地震逃生应急演练260余场次,妥善处置了我区附近县市区11次3级以下地震,确保了全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社情稳定。三是抓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充分发挥“森防办”的应急指挥、协调调度、督导检查作用,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多次赴钱营林场督导。加大监管力度,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加大对野外违法用火管控力度,加强重点林区巡逻巡护,对春节、清明、寒衣节等祭扫民俗用火重点时间做到严抓严管,确保无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四是扎实做好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积极开展我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配合省普查办做好普查综合评估和区划审核确认工作,摸清全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按时保质完成相关数据普查、清查、调查、核查、汇报工作,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区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五是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牵头全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累计为全区各条防疫战线、重点部位发放防疫、生活用品等物资约160吨、55.8万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强化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安全督导、隔离点隐患排查、社区执勤卡点,以安全防范实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