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市矿山尤其是地下矿山和尾矿库安全度汛,唐山市采取五项专项措施。
一是召开会议,专题部署。6月10日,召开全市矿山防汛度汛工作视频部署会议,听取了相关县(市、区)防汛度汛工作汇报,就做好当下地下矿山、尾矿库、露天矿山等防汛度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成立了市级矿山防汛度汛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相关县(市、区)和企业针对本地实际,剖析研判、制定措施、抓好落实。
二是突出重点,协调联动。深刻汲取2021年遵化玉兴“8·6”透水事故教训,突出地下矿山探放水为重点,加强汛期生产作业的现场管理,加强对井下涌水量的观测。突出以尾矿库防汛度汛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市应急局等10部门印发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包联包保责任制,明确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协调联动、资源共享、精准预警。
三是深度整治,化解风险。针对矿山汛期安全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地下矿山透水淹井、采空区塌陷、露天矿山边坡垮塌、尾矿库溃坝、排土场滑坡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专项整治、隐患大排查;同时,委托3家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市矿山逐家开展“专家会诊”,定期调度、按期要账、季度考核。入汛以来,全市累计排查整治隐患问题200余项,化解风险100余处。
四是科技兴安,夯实基础。积极推动矿山智能化和机械化建设,全市12座生产运行尾矿库建成安全风险智能监测系统、排洪系统质量检测和安全性评价;103家矿山完成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企业端建设,累计上传视频监控点位576个,上传监测预警信息442个,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实时监控。
五是强化检查,应急值守。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督导检查组,通过督导检查、夜间巡查、驻地督查等方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工作制度,加大自查自改力度,及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目前,全市累计检查矿山100余矿次,组织应急救援演练45场次,参加演练人员1200余人,动用应急救援装(设)备160余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