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唐山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会议,邀请应急管理部安科院“互联网+特种作业人员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研发人员对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监管执法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应用专题培训,详细讲解系统监管端、企业端、电脑端、手机端各项功能和应用方法,确保系统应用工作扎实高效推进。
会议指出,电焊作业在工矿商贸领域应用场景广泛,作为高温动火工艺,违规作业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全力推动“互联网+特种作业人员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应用是帮助企业实现以系统管理为工具,推动电气焊作业安全有序管理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宣传电焊机“赋码(或加芯赋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通过系统应用、精准管控,确保电气焊作业安全。
会议要求,一是要强化系统应用学习。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要明确专人,进一步组织开展系统应用培训,使应急部门和企业相关人员学习掌握“互联网+特种作业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及“移动应急APP”“特安服”微信小程序等不同用户端的功能和使用。二是要加快系统应用推进。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强化沟通协调配合,对辖区涉焊单位和焊机使用场景进行再摸底,精准确定焊机“加芯赋码”或“仅赋码”范围,加快推进相应改造和应用。三是要强化帮扶指导。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建立包联包保责任制,与技术服务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帮助企业答疑解惑,讲解系统应用功能作用,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对电焊作业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切实提升电焊作业安全风险隐患的科学预防、过程管控、精准监管水平,有效遏制违规电气焊作业引发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