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落实省、市法治建设工作有关部署,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竞赛我市位列全省第一,代表省参加决赛,获第七名,被应急部通报表彰;在全省应急系统组织的案卷评查活动中,我优秀卷最多,占全省的45.7%;积极推进服务型执法试点建设,入选全省行政执法试点目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法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按照省、市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制发《2024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细化分解大项37小项工作任务,明确法治建设工作目标重点内容、责任分工以及标准要求等,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可靠遵循。

2.深入学习法治理论。精心编制《2024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通用和专业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学习内容,把学法活动与业务能力大培训大提升活动有效融合,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今年以来,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2次,组织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法12

3.强化组织协调保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开展,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为依法治理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今年以来,共召开会议听取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等40次,有效促进了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普法宣传,大力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1.丰富创新普法形式。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应急安全主题活动,全面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知识,各类答题和教育活动主要参考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成功组织全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及人员参加全国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竞赛,总成绩全省第一,成绩贡献率达40%,有效助力我省进入决赛,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决赛角逐,获第七名

       2.扎实开展执法培训。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培训。围绕案卷标准、文书规范、执法程序等内容,集中组织对全市应急管理系统516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了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聚焦提升新入职执法人员的实践能力,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严密组织全系统109执法人员开展了业务竞赛比武,达到了以学增干、以赛促训的目的。

       3.周密部署新法宣贯。对新修订的《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周密制定宣贯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今年以来,共通过门户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专题访谈82个,知识竞赛11场次,组织咨询展览50场次,督导生产经营单位举办培训班1285次,培训从业人员8485人次。

       4.极推进以案普法分行业征集典型案例,筛选审核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法制部门推送,同时,积极推进典型案例定期通报制度,今年以来已通报典型案例3期,共通报案件6起。

(三)强化决策管理,稳步提升依法科学决策水平

1.严格行政决策程序。高度重视行政决策的规范管理,认真落实《局党委会工作规则》《机关工作制度汇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跟踪反馈及后评估制度》等制度,对每一起重大决策均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评估论证、集体研究等程序,确保局各项决策决定合法、科学、有效。

2.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要求,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核和事后备案工作,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定期对由我局起草或实施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情况,及时提出废止或修订意见。今年以来共开展清理工作1次,清理规范性文件2件。

3.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更好地发挥法律顾问服务作用,申请增加顾问费用,年度专项经费增加为8万元,同时,建立局内公职律师与外聘法律顾问的协作机制,优势互补,一同为局案件审核、制度制定、复议诉讼提供法律支撑。今年以来,共参与事故等疑难案件讨论23次,审查合同16份,提供其他咨询服30余次。

强化监督审核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认真谋划2024年监督工作,按照上级监督细则和评分标准,逐项细化我市落实措施及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严格开展法制审核,严把局内案件审查关,今年以来共审查案卷191起,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和复议败诉案件。

       2.严密组织案卷评查。创新工作方法,采取”“结合的方式,分别于129日至31日、815组织对全市18个县(市、区)局2023年全年和2024年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评查,共评查案卷329份,发现问题1300余项,印发通报,督促整改

       3.开展重点执法监督。结合案卷评查结果及日常工作掌握情况,选取6个执法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市、区),组织精干力量,按照新老搭配的原则编成2个组,集中一周时间,赴重点县(市、区)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与分管领导及执法人员交换了意见,起到了较好地督促效果。

(五)改进工作方式,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检查计划并及时公示。动态调整各类清单和信息库,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扎实组织危化、矿山、机械等领域跨部门联合抽查和局内部联合抽查,今年以来已完成跨部门抽查企业31家,内部联合执法检查企业49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少了入企检查次数。

2.开展规范罚款专项行动。按照各级有关要求,统筹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制发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整治行动,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持续开展专项整治

3.扎实推进服务型执法试点建设工作。在梳理总结以往执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扣“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要求进行大胆创新,开展服务型执法试点建设。设定了10项创建任务,归纳了12项配套制度和2个执法事项清单,积极推进执法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

二、存在问题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形式方法还不够丰富。学法及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运用新媒体、新形式开展学习宣传的探索和尝试不够,推进多元化开展宣传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运用大数据赋能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短板。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辅助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差距,监管执法的数据化、信息化水平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