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管局):
现将《唐山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2月23日
2021年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要点
2021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市应急管理局“11396”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深入开展应急管理新闻宣传、信息宣传、安全宣传“五进”、志愿服务、应急安全知识竞赛、事故警示教育、新媒体宣传等工作,强化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培育应急管理特色文化,加强应急管理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形成新亮点、取得新成效,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
一、工作思路
全年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思路是“牢树一条理念,坚持三个目标,抓好五项工作,强化三项措施”。牢树一条理念,即:“新闻宣传为全局中心工作服务,信息宣传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理念。坚持三个目标,即:政务信息争第一,新闻宣传创一流,安全文化建设当示范。抓好五项工作,即:挖掘潜力,保持信息宣传领先位置;发挥优势,实现宣传教育多样化;拓展领域,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放异彩;规范管理,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创新举措,打造宣教工作新亮点。强化三项措施: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干劲不减;强化机制建设,稳步提高宣传教育工作质量;强化阵地建设,不断扩展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重点工作
(一)挖掘潜力,保持信息宣传领先位置。对标先进,挖掘潜力,以“争不到第一就是失败”为目标,严格目标管理,确保政务信息在全省应急系统的领先地位。一是提高站位,拓宽渠道。站在“两委四部”的角度,密切关注各成员单位、部门发布的应急管理有关内容信息,在保留原信息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反映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信息。二是认真负责完成我局每周《党政记事和处室动态》和“三查”工作《督查专报》的编写、市局《信息快报》和各县(市)区局报送政务信息核发,及时从中发现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三是精准推送,全力保障上稿率。紧盯应急管理部、省厅、市委市政府有关应急管理工作部署,抓住不同时段信息需求,结合往年不同月份信息刊发规律和今年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开展信息报送。
(二)发挥优势,实现宣传教育多样化。发挥我局新闻宣传的传统优势,强化组织推动,突出“双控”机制建设、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减救灾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深度、力度、广度,实现宣传教育多样化。一是抓好重点时期的宣传活动。以“安全生产月”和各类应急安全宣传周、宣传日(5.12防灾减灾日、6.16安全咨询日、7.28防震减灾日、11.9消防日、宪法宣传日、全国科普日)为载体,强化与各媒体的配合联动,做大做强11个专题专栏,切实增强应急管理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二是大力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政府多部门联合、企业社会共促的方式,选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宣传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全市多点开花。各级各单位各企业要制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具体方案并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凤凰行”“追问调查督导采访”等采访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深挖新闻热点,宣传先进、曝光落后,形成声势。四是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认真落实省厅和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要求,全年至少召开4次新闻发布会,确保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三)拓展领域,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放异彩。强化组织推动,扎实推进全市安全文化建设。年内,培养国家级示范单位1家,省级2家,市级不少于8家,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班组不少于2家。一是扩展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创建范围,在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示范班组创建基础上,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向机关、社区、农村、医院、景区等扩展延深。各县(市、区)要分别创建一条安全文化主题街道,大力推进安全文化主题社区、主题公园、安全体验馆等建设。二是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落实,大力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把安全标准化等级高、“双控”机制建设落实好的企业纳入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命名范围。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参观国家、省、市典型示范单位,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
(四)规范管理,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一是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机制。乡镇应急管理机构、村两委班子成员要全部招募进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协助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和报告工作,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二是扩大志愿服务范围。从安全生产向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全面拓展。三是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突出春运期间、安全生产月、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学季、年终岁尾等重要时段、重大假日(纪念日),继续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安全带回家,祥和过大年”“安全进万家,幸福你我他”“青春扬帆、安全护航”“12350—安全伴你行”四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开工第一课”“开学安全第一课”网络直播活动,形成唐山特色。不断深化“让农民工兄弟安全工作 平安回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创立唐山应急管理志愿服务名牌。
(五)创新举措,打造宣传工作新亮点。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的各自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树一批在全市范围内有影响的先进典型,营造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借助《河北安全生产》和《唐山安全生产》杂志宣传优势,不断扩大我局宣教工作的影响力,特别是借助《河北安全生产》杂志社驻唐记者站的队伍优势,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宣传合作模式,不断推进我局宣教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做好“安全提示”工作。在清明、五一、国庆、森林草原防火期、汛期以及极端恶劣天气、事故灾害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发布安全提示。完善市、县、乡、企安全提示微信群,由各县(市)区局、局机关各处室通过各行业微信群及时转发安全提示,确保安全提示全覆盖、无死角,真正起到有效防范事故灾害的作用。二是培树应急管理先进典型。选树更多群众认可、事迹突出的先进典型,增强应急管理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在全市继续开展“应急管理年度人物”“安全卫士”“应急先锋”“安全文明之星”“安全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展示应急管理良好形象。三是多渠道征集评选优秀宣传作品,适时联合相关县(市)区和企业进行征集评选展演;梳理编辑近年来获奖视频、音频、动漫、摄影、漫画等作品,制作相关宣传教育资料,丰富全市安全文化底蕴。四是扎实开展应急安全公益宣传年活动。采取属地动员、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动员全社会宣传媒介平台参与公益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户外电子屏、农村大喇叭、酒店影音系统等多种载体,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遍及城镇社区、生活小区和所有村庄。借助农村大喇叭、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村文化活动站等开展“12350”举报电话宣传,提高全民排险查患的意识。按照“12350”有奖举报宣传牌设置标准,1000人以上行政村悬挂不少于3块,1000人以下村悬挂不少于2块,在主要出入路口、街道、广场、学校、集市等场所醒目位置悬挂。五是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围绕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领域、时间节点、薄弱环节,分行业领域组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结合落实省厅部署开展的《一路向前》知识竞赛,在我市深入开展《河北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宣贯工作,督促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公众踊跃参与。
三、保证措施
(一)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干劲不减。加强宣教队伍管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聘请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主流媒体、知名院校的专业人士以及各行业领域专家,完善新闻宣传、舆情应对、安全文化专家队伍,在新闻策划、信息发布、舆情应对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专家服务,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水平。开展宣传教育骨干、记者通讯员、安全生产志愿者、安全文化专家、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文艺宣传演出、舆情监督信息员“八支队伍”摸底核查补建工作,开展宣传骨干队伍业务培训班、信息与通讯员能力提升班,强化安全文化专家队伍培训,培养应急管理宣传工作重要的依托力量,使之成为应急知识技能的教练员、安全隐患问题的监督员、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员。要逐级制定宣教人员的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市级对县(市、区)宣教人员每年培训覆盖率要达到100%。
(二)强化机制建设,稳步提高宣传教育工作质量。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制度建设,形成上下联动、沟通及时、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的工作格局。完善应急管理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围绕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主动开展常态化新闻发布。完善与市网信办、各主流媒体的联动机制,在信息发布、舆情监测、舆情应对等方面加强合作,坚持正面发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好突发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应对;及时在媒体曝光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生产经营单位,牢牢掌握舆论引导话语权;完善应急管理系统政务信息报送管理办法,保证政务信息工作质量、数量稳步提升。
(三)强化阵地建设,不断扩展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宣传阵地建设,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要确保市、县两级城市主要街道、广场、健身场、社区等场所,悬挂应急管理宣传标语,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或宣传栏。村镇主要出入路口、主要街道、广场、健身场、集市等场所醒目位置刷制应急安全固定标语,1000人以下的村不少于5条,1000人以上的村镇不少于10条;企业厂区、车间、会议室、学习室、餐厅等场所刷制应急安全固定标语、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安全生产宣传橱窗、悬挂安全生产条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少于3条(块、幅)/1000平方米,规模以下企业数量不少于1条(块、幅)/10人。加强市局门户网站、微信和微博运维管理,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形式,及时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我局取得的工作成效,打造市局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新形象。
附件:2021年唐山市各县(市)区局新闻宣传目标管理考
核表
附件
2021年唐山市各县(市)区局新闻宣传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
考核指标 | 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 分值 | 考核方式 | 扣分 | 扣分原因 |
机构及经费保障 | 应设置新闻宣传机构或明确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处(科)室,并由专职人员负责。 未设置或未明确新闻宣传机构的扣1分,挂靠在其他处(科)室的扣1分;未有专职人员负责的扣1分。 | 3分 | 提供文件或会议纪要照片。 | ||
队伍建设 | 应建立应急管理系统新闻发言人、新闻通讯员、网评员和专家智库队伍,并开展相应工作。 每缺少一支队伍扣0.5分;未开展相应工作的扣0.5分。 | 3分 | 提供花名册、工作记录或档案文件电子版或照片。 | ||
人员培训 | 应制定宣教人员的培训计划,逐级组织培训活动。县(市)区宣教人员每年培训覆盖率要达到100%。 未制定本级宣教人员培训计划的扣2分,未组织培训的,扣1分。 | 3分 | 提供培训计划、记录电子版或照片。 | ||
工作部署 | 应将新闻宣传工作列入本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应制定年度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未列入本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扣1分,未制定年度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的扣1分。 | 2分 | 查阅年度工作要点 | ||
开设专栏 | 各地应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开设不少于2个应急管理宣传专栏。 每少开设一个扣2分。 | 3分 | 提供合同等佐证资料照片。 | ||
稿件报送刊发 | 新闻稿件报送、刊(播)发情况分别以各单位平均数为基准(2分),高于、低于基准数的依次增减0.5分。同一稿件在不同媒体刊发的,按最高得分计算。新媒体稿件为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的稿件。新闻稿件应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刊发的稿件,其他部门、单位、企业刊发的稿件不在考核范围,不含政务网站稿件。 | 8分 | 新闻稿件报送数量以市局统计为准。查看稿件报送、刊发记录明细、抽查发稿情况。 | ||
学刊用刊 | 将学刊用刊纳入本级新闻宣传工作要点,制定本单位学刊用刊制度,未列入本级新闻宣传工作要点扣2分,未制定学刊用刊制度扣2分。 | 4分 | 查阅工作要点、制度 | ||
公开曝光 | 按规定在媒体曝光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曝光的,每少一次扣0.5分。 | 2分 | 提供曝光证明材料 | ||
应急管理 新媒体 | 各地关注“唐山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投稿数量、采用数量、点赞、再看、阅读量位列全市前10名依次获得5、4.5分、4分、3.5分、3分...依次递减。 | 5分 | 网上核查 | ||
宣教资料 | 应结合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制作相关宣传教育资料。 少于三类资料扣3分。 | 3分 |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照片 | ||
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 每季度报送本地本系统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下季度工作安排。未及时统计上报的,每有一次扣1分。 | 4分 | 根据各单位报送情况确定 | ||
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 在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等转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开设学习宣传专栏,及时转载中央主要媒体评论言论和重点报道,定期刊发学习体会文章;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新出台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宣讲活动。 未及时在政务新媒体转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每少一次扣1分;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没有进行广泛宣传的,每少一次扣0.5分;未开设学习专栏,并刊发学习体会文章的扣1分。 | 3分 | 提供活动方案及 相关资料 | ||
安全生产月活动 | 各县(市)区应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排查整治进行时、安全生产大家谈、网络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同行、农村大喇叭、安全进万家 幸福你我他、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并按时报送活动方案、信息和总结报告。未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扣1.5分,未按要求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的每少开展一项扣0.5分。未开展“安全生产凤凰行”“追问调查督导采访”等活动的扣1分。 | 5分 | 查阅活动方案及相关资料1.提供活动方案。2.各项活动的方案、照片等。3.区域行活动方案和照片等 | ||
公益宣传 | 利用广播电视、户外电子屏、农村大喇叭、酒店影音系统等多种载体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防灾减灾和12350有奖举报宣传,应宣传到城镇社区、生活小区和所有村庄。制作和推出安全生产、应急避险、防灾减灾公益广告。载体形式少于3种的,扣2分;未制作公益广告的,扣2分;未在当地主流媒体播出的,扣2分。 | 4分 | 提供影像资料、宣传截图等 | ||
安全提示 | 应广泛发布冬季、国庆、森林防火期,以及大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安全提示。未建立安全提示工作群的,市、县、乡、企每少一个层级扣1分;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提示的每少一次扣0.5分。 | 4分 | 查看一个县、一个乡、一家企业安全提示群发布冬季安全提示照片或截图,照片和截图要显示群的名称和发布日期 | ||
安全宣传 “五进”活动 | 各级应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未制定活动方案的,扣2分;未完成“五进”目标任务的,根据完成情况按比例扣分,每项2分。 | 8分 | 提供活动方案、宣传活动照片,县(市)区局本级“五进”20家单位名单和照片 | ||
先进典型 宣传 | 在本级主流媒体或政务新媒体开设先进典型宣传专栏,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未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的扣2分;宣传活动开展不经常的扣1分。 | 2分 | 提供典型宣传截图、照片等相关资料 | ||
安全文化 建设 | 应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单位)不少于3家;各县(市、区)分别创建一条安全文化主题街道;推进安全文化主题社区、主题公园、安全体验馆等建设。 未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扣1.5分,未创建本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单位)扣1分,未创建安全文化主题街道的扣1分。 | 5分 | 根据市局统计和各地上报情况进行核查、抽查 | ||
志愿者工作 | 乡镇应急管理机构、村两委班子成员应全部招募进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 未全部招募的扣1分。未达到注册人数的扣1分。 组织开展“安全带回家、祥和过大年”“安全进万家、幸福你我他”“青年扬帆、安全护航”“12350-安全伴你行”四项全省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有一项未开展的扣1分。 应建立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机制;应建立专家、宣传、文艺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人员相对固定、活动经常。未建立的扣1分。 | 5分 | 提供各级志愿者队伍花名册、影音资料、活动图片、活动记录以及相关工作体系机制建设资料。 | ||
应急安全 知识竞赛 | 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4分,以得分与人口数量之比最高的市为基准按比例计算得分。 | 4分 | 根据省厅统计情况 | ||
标语口号 宣传 | 城市主要街道、广场、健身场、社区等场所,悬挂应急管理宣传标语,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或宣传栏,每类场所至少采用1种形式;村镇主要出入路口、主要街道、广场、健身场、集市等场所醒目位置刷制应急安全固定标语,1000人以下的村不少于5条,1000人以上的村镇不少于10条;企业厂区、车间、会议室、学习室、餐厅等场所刷制应急安全固定标语、设置安全生产宣传牌、安全生产宣传橱窗、悬挂安全生产条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少于3条(块、幅)/1000平方米,规模以下企业数量不少于1条(块、幅)/10人。 未按要求开展标语口号宣传的视缺少情况扣分。 | 3分 | 随机抽查2-5个农村标语口号刷制情况 | ||
12350有奖举报宣传 | 按照“12350”有奖举报宣传牌设置标准,1000人以上行政村悬挂不少于3块,1000人以下村悬挂不少于2块,在主要出入路口、街道、广场、学校、集市等场所醒目位置悬挂。借助农村大喇叭、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村文化活动站等开展宣传举报电话和奖励政策宣传。 悬挂数量未达到标准的扣1分。 | 3分 | 随机抽查1-3个村12350有奖举报宣传牌悬挂悬挂情况 | ||
舆情应对 工作 | 各地应成立舆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明确舆情工作机构;应建立舆情监测、“应急广播”或“应急发布”平台;应制定舆情应对相关制度;应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舆情信息共享、联合应对和处置工作协调机制;对出现的网络舆情及时应对处置。以上内容缺少一项扣1分;对出现的负面舆情应对处置不力的每有一件扣2分;产生较大负面社会影响的每有一件扣4分。 | 4分 | 提供相关资料和照片。 | ||
统计上报 工作 | 各地应按照市局工作要求,每季度按时统计上报各类资料、新闻稿件、信息、数据。未及时统计上报的,每有一次扣1分。 | 4分 | 根据市局统计和各单位自行报送情况综合确定 | ||
相关活动 | 各地应开展“7.28防震减灾日”宣传活动;应根据计划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年度人物”“安全卫士”“应急先锋”、“安全文明之星”“安全文明家庭”等推荐命名活动;开展相关行业领域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有一项工作未开展的扣1分。 | 6分 | 提供活动文件资料和照片。 | ||
加分项 | 1.年内每创建一家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加1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2.年内每创建一个安全文化主题社区加0.1分,每创建一个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加0.5分,创建一个安全体验馆加2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3.全国安全知识竞赛省内排名第一加2分,第二加1分,第三加0.5分;省安全知识竞赛排名第一加1分,第二加0.5分,第三加0.2分。 4.新闻宣传有关工作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加2分,在省级(含)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或经验介绍的加1分。 5.本级撰写的稿件信息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等国家级主流媒体采用的,每篇计5分,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其他频道频率等国家级媒体(不含新媒体)采用的每篇计2分;被省部级主流媒体(不含网站、新媒体)单独采用的,每有一条加0.2分,被专版专栏采用每有一条加0.1分;被河北卫视《河北新闻联播》采用的加0.5分,被河北广播电视台其他节目采用的加0.2分;被《中国安全生产》、《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中国应急管理报等刊物采用的,每篇1计分,被《河北安全生产》杂志采用的,每篇计0.5分。同一稿件信息被不同媒体采用的,以最高得分计算分值,文字稿件信息字数不少于200字,头版头条文字稿件累加相应分值的50%。 6.以上各项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 | 10分 | 列出加分项明细,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