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扎实做好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防范工作,严防事故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历来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易发期,加上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国内省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爆发交织叠加,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近期,省外连续发生交通事故,1月26日,江西一超载客车发生事故,造成7死7伤;四川绵阳四车相撞起火,造成3人死亡;1月27日,广东阳春一公交车发生坠河事故,造成9人受伤;1月28日,四川内江一轿车翻入水塘,造成2死4伤;1月30日,广西桂林一面包车坠下山崖,造成2死1伤。这些血淋淋的事故,教训极为深刻,一再给我们敲响警钟,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安全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走过场、隐患整改不到位、监管执法不严格、教育培训走过场、安全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深刻认识到做好交通运输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安全形势平稳,对于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行动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二、强化目标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以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按照“五到位”治理要求,切实做到隐患清零。道路客运方面,要严格落实客运站场“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和实名制购票乘车的要求,守好关口。盯紧长途客运班车、旅游包车运营,严防明停暗开、昼停夜开。强化对“黑站点”、“黑车”的查处,净化道路安全环境。规范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加强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城市公交的组织调度,增加安全巡查的频次,严防危险品进站和大客流安全风险。危险品运输方面,监督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经营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充装或者装载查验、记录制度,切实强化危险货物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全链条安全监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要以国省道、农村道路为主战场,强力整治超限超载、大货车野蛮驾驶、“两客一危一面”违法、酒驾醉驾毒驾等严重违法。要全力推进中央隔离护栏、货车靠右行驶、农村道路“千灯万带”、限速抓拍四项硬件建设。通过综合施策,全面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能力。城市工程运输车安全方面,要建立协商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检查,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工程运输车监督考核制度,将工程运输车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情况纳入渣土运输市场准入条件,对于车辆交通违法、事故突出的,依法收回建筑渣土运输许可。外卖快递安全方面,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交警部门召集本地外卖、快递经营企业召开一次“通气会”,督促对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培训,用企业管理手段消除管理盲区。交通运输企业复工复产方面,要充分考虑今年春节假期延长、开工人员不足等新情况、新问题,提前安排部署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管控。督促企业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安全检查,开展针对性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关键岗位人员、设备设施等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三、强化问题导向,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净化道路运输安全秩序
各级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梳理辖区、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严防事故发生。一是严查突出交通违法。坚持联合统一行动、集中整治、区域联动、异地用警、夜查等经验做法,保持道路交通秩序严查严管态势。认真分析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事故规律特点和肇事肇祸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分类指导,对超员违法,在依托执法站、检疫检查站严查的同时,要组建执法小分队,深入火车站、客运场站周边和城乡结合部,开展集中整治;对酒驾醉驾,要针对饭店和娱乐场所停业的形势变化,把查处重点调整到居民区周边道路和城乡结合部,形成有力震慑。二是严格重点路段交通管控。充分运用公路防控体系、电子卡口设备、测速抓拍等执法装备,加大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山区道路、桥梁隧道、大长下坡等重点路段管控力度,以“有序”防拥堵、“降速”防事故为目标,对交通流量大、通行危化品运输车辆较多的隧道,设置监控卡口、测速抓拍等执法设备,实施有效管控,开展“大货车”靠右行专项治理,实施示范路创建活动。三是严格落实动态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重点车辆动态监管制度,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管,对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时间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动态监控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格处罚。推进公安、交通运输部门数据实现交换共享,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加强对企业、车辆、驾驶员分级分类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全面清查道路客运市场“黑企业”“黑站点”“黑车”。完善非法营运举报查处机制,对乘客举报的、相关部门抄送的、执法检查过程发现的非法营运行为,一查到底、从重处理。
四、强化源头管控,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各级各部门要以“双控”机制建设为抓手,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制度机制,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强力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双控”机制建设。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两客一危一货”、公路运营、超限超载治理等重点领域,督导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理,健全“双控”体系,做到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培训考试监管。督促机动车驾培机构和教练员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落实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要求,在驾驶培训考试中增加防范隧道事故和二次事故、应急处置、急救实训等内容,提高驾驶人职业素质能力。组织开展驾驶人考试检查,健全考场管理和退出机制。三是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关。建立客货运驾驶人从业信息、交通违法和事故信息共享机制。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驾驶人聘用管理,对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突出的驾驶人,经营者应当严格教育管理或及时依法解聘。四是加大宣传曝光力度。加强“两客一危一货”、校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的常态化交通安全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加强运输从业人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违法记分满分驾驶人再教育与培训考试。加强客运车辆规范使用安全带宣传提示。持续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
唐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2月4日